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

消費者剩餘
=購買者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-實際支付的價格 。是購買者感覺到獲得的額外利益。
換句話說,就是物超所值,買到賺到的滿足程度。


生產者剩餘producer surplus
=販賣者實際出售的價格-成本。

總剩餘Total surplus
=消費者剩餘+生產者剩餘=買者的評價-買者支付的價格+賣者得到的價格-賣者的成本。
因買者支付的價格等於賣者得到的價格,所以:
總剩餘=買者的評價-賣者的成本。
總剩餘可做為社會經濟福利的衡量指標,被廣泛地作為一種分析工具來應用。


例如:
你願意付30元買一顆蘋果,結果20元買到。
買蘋果是滿足慾望,即【消費】。
實際支出20元,原本願意支出價格為30元,其中差額10元,就是【消費者剩餘】。
買蘋果後的快樂,就是慾望滿足的程度,即【效用】。


說明:
市場價格愈低時,購買量愈多,消費者剩餘愈大。
購買商品數量增加時,願意付的價格會隨之減少。
總福利越大越好。
完全競爭巿場比獨占巿場,為消費者創造出更大的經濟福利。
市場自由運作,將使買賣雙方合起來的社會利益達到最大,此時產量、消費量、價格都是適當的。
市場並非完全競爭市場,也不具效率,而是由一小群買者或賣者控制。
市場常受沒有參與的外部性因子影響,如汙染環境。


作者:飛盟廣告設計 印刷 經理/王焜台